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日照涛雒开锁,以及日照涛雒开锁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涛雒镇的涛雒名人 丁惟汾,字鼎丞,1874年出生于日照涛雒镇...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日照涛雒开锁,以及日照涛雒开锁公司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丁惟汾,字鼎丞,1874年出生于日照涛雒镇 丁家官庄丁氏豪门。1893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了保定师范学堂。1904年,又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留日官费生,进入明治大学法学系。期间他结识了中国同盟会直隶负责人张继和山东负责人徐镜心等。在他们的影响下,丁惟汾加入了中国同盟会。徐镜心离鲁去奉天开展革命,丁惟汾被推为同盟会山东负责人。
1907年,丁惟汾潜回山东,领导创办了〈山东白话月刊〉等刊物。在济南、烟台、青岛等地创办了山左公学、东牟公学(遗址在今芝罘区通伸小学)等十几处学校。为山东独立和武装起义作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准备。1911年,丁惟汾徐镜心等组织成立了“山东全省各界联合总会”和“山东临时政府”。
丁惟汾在古音韵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写有〈诂雅堂业书六种〉50余万字。其中齐鲁书社于1983、1984、1985年出版了〈俚语证古〉、〈毛诗韵聿〉、〈方言音释〉三种。此外还有未出版的笔记体裁的著作七部,其中在〈读烈皇小识摘录中〉痛斥了21个山东籍的贰臣,成为丁惟汾自始至终追随孙中山,始终坚持三民主义的思想根源。但同时,由于过于强调人生道路上的第一选择,忽视了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真理,陷于了形而上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这也是他后来违心地跟去了台湾的重要原因之一。
丁肇中 (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